“桓公為君,歷四十載、九合諸侯、一匡天下,開創(chuàng)霸業(yè),好不威風(fēng)!”
“然,桓公本人,私通姑姊、欺辱兄嫂、淫亂后母,內(nèi)有佳麗三千、外設(shè)女閭(lǚ,官辦高級會所)八百尚且不足,又好男色,國內(nèi)男兒競相引刀自宮,以媚事君!
“管相殫精竭慮,日夜操勞,至死未休。推五賢、遺三策,桓公……皆不用!”
“管相尸骨未寒,弟子門人慘遭屠戮,余者四散逃逸,隱姓埋名,管相之學(xué),斷絕于世!”
“管相存,齊國大治四十載,霸絕天下!管相亡,齊國大亂四十載,慘絕人寰!”
聽到田氏宗主評論自家祖宗,公子昭羞憤難當(dāng)。
因?yàn)樘锸献谥鬟@次沒撒謊,說的全是真的。
而且,桓公這都不算什么,比其缺德冒煙的國君一個接一個,子孫們都不好意思提。
公子昭忍不住想到自己。
假如沒有田氏之亂,自己登臨國君后,又會是什么模樣?
雖然不愿面對,但公子昭不得不承認(rèn),自己現(xiàn)在吃得好、玩得花、睡得多,以后只會吃得更好、玩得更花、睡得更多!
嘗試點(diǎn)新花樣,又有什么稀奇的。
“老匹夫!休得胡言!君上無德,便是你篡逆的借口嗎!?”
田氏宗主看都沒看公子昭。
因?yàn)樗麜r間不多了,想要說的話,卻還有很多!
此時再不說,就沒有機(jī)會說了,只能躺在板板上任由世人抹黑。
“紫霄門崛起,助君上平息內(nèi)亂,然我大齊根基已傷,再無雄霸天下之能!”
“我田氏祖先空有管相之志,卻無管相之能,更無管相之機(jī)遇!
“此后,我田氏子孫躬耕鄉(xiāng)野,效管相豐年屯糧、災(zāi)年放糧,平抑糧價,不致餓殍遍野!
“此舉活人無數(shù)!卻致使齊國糧商虧損嚴(yán)重,便謠傳我田氏大斗放糧、小斗收糧,稱我田氏收買人心,意欲不軌!”
“每逢天災(zāi),我田氏收攏流民,不使其流落勾欄舍、菜人鋪。見其無家可歸,便選其中青壯男女,配與門客、家仆,令多生養(yǎng),外人便謠傳我田氏賓客舍人出入后宮者不禁,生養(yǎng)子嗣七十余皆田姓!”
“鄉(xiāng)野多有野豬毀田、狐鼠偷雞、豺狼啃尸、飛鷹掠童,官吏碌碌無為,我田氏設(shè)技擊館,操練鄉(xiāng)民,結(jié)寨自保。卻又傳言我田氏廣蓄武裝、陰養(yǎng)死士!”
“我田氏!從未有圖謀不軌之心!一切,皆為繼管相之遺志,復(fù)大齊之霸業(yè)!”
田氏宗主此言一出,眾田氏成員紛紛跪地,熱淚盈眶的喊道:“繼管相之遺志,復(fù)大齊之霸業(yè)!”
看到這一幕,眾人猛然醒悟,田氏竟然是管仲的傳人。
明白了這層關(guān)系,眾人心中頓時了然:難怪田氏能在不到兩百年的時間里,從一無所有,發(fā)展到足以竊國。
管圣死后,諸弟子四散逃竄,田氏卻反其道而行,扎根齊國!深耕齊國!死磕齊國!
最后還真磕死了齊國!
這份膽略,這份毅力,這份執(zhí)著……
眾人實(shí)在不知該如何評價。
田氏宗主呵呵慘笑,嘴角開始有烏血沁出,“我田氏!從未有圖謀不軌之心!然百余年間,圖謀不軌之說從未斷絕。”
“我田氏,以管相為志!然,管相精于謀國、拙于謀身!我田氏,不欲效之!我田氏子弟,不欲效之!”
田氏宗主深吸一口氣,幾乎是用全身的力氣吼道:“君要臣死,臣偏偏不死!我田氏!何錯之有。。
靜!
寂靜!
死一般的寂靜!
眾人盡皆默然,不敢與田氏對視。
尤其是公子昭。
失魂落魄的跌坐在地上,怔怔無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