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衣之后,披上寬大的絲袍圍坐在暖房中,看著庭院里的湖光山色,欣賞池中魚兒拱破碎冰,掃開積雪,聚在水面搶食的場景。
多情最是春庭雪,年年落滿離人院。
只可惜,身為六卿之家的三人,最多也就是欣賞一下人工美景,誰都沒有多余的時間感慨天然美色。
“智氏的派出去三支騎兵隊伍,全都一去不復(fù)返。”
“一支是撞進(jìn)了匈奴人的埋伏圈;一支是迷了方向,踩進(jìn)冰湖中;一支是遇到了精怪,全軍覆沒!
“那個老東西一點兒骨氣都沒有,被嚇破了膽子,不敢開發(fā)北疆,反而哄騙君上南下爭霸。”
“無論是為了家族,還是霸業(yè),我們都不能任由智氏胡作非為!
魏氏和韓氏一左一右、一唱一和,向趙簡子輸出。
趙簡子無聊的打了個哈欠,“智氏樹大根深,在基層黨羽廣布,朝堂上又得君上偏寵。我們?nèi)冶闶呛显谝黄穑舶獠坏怪鞘。更何況,我晉國鐵律……”
首亂者,必誅!
這是晉國朝堂的鐵律。
之前,六卿家族有十多個,但是經(jīng)過一輪又一輪殘酷的傾軋,只剩下如今四家,其他的全都被斬盡殺絕。
就連趙氏,也差一點滅族絕嗣。
所以,晉國政壇立了一個規(guī)矩,無論誰作亂,其余各方都要聯(lián)手將其誅殺。
當(dāng)初誅殺趙氏的屠岸賈,趙氏平反后,國君立刻將其誅滅滿門。
也就是說,哪怕韓趙魏三家合起來,發(fā)動偷襲把智氏干沉了,也是要被追究責(zé)任的,誰都不能幸免。
也正是這則鐵律保護(hù),否則,以智氏的勢力,隨便一個偷襲,韓趙魏三家誰也跑不掉。
要搞死政敵,得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,比如之前韓氏的菜人鋪。
想到這,三人齊齊嘆息。
“智氏可恨,損國肥私!若非鐵律,某豁出性命,也要除了他!”
“智氏根基在南,而我等根基在北,智氏經(jīng)略中原,分明是限制我等發(fā)展。”
“秦國攻滅西戎百部,拓展疆土千里,若不加以限制,不出十年,必為大晉心腹之患。”
三人都能看出經(jīng)略中原和經(jīng)略北疆的差別,更可以看出秦國的威脅,智氏不可能看不出。
可人的劣根就是這樣。
在智氏眼中,自己為了晉國霸業(yè)嘔心瀝血、鞠躬盡瘁,也是可歌可泣的大忠臣、大英雄。
反而韓趙魏三家,不思為國爭霸,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將發(fā)展中心放到北方。
若楚國來攻,南方的眾多小弟求爺爺告奶奶喊支援該怎么辦?
為了一些浮財,卻不顧國家安危,簡直愚蠢!
只能說,男人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生物,屁股決定腦袋,雙方所處的位置不一樣,考慮事情的自然也不同。
“智氏一手遮天,若是再主導(dǎo)爭霸之事,借職務(wù)之便在軍中拉攏將官,培植親信,到時候,實力對比就更懸殊了!
一句話,三人的心都揪了起來。
鐵律雖好,可那是對活下來的人而言。
如果智氏突然失心瘋,偷襲干掉三家,就算事后把智氏誅滅,也于事無補了。
甚至,智氏可以假他人之手。
效仿當(dāng)年屠岸賈誅滅趙氏,推出一個替死鬼搞死三家,再把替死鬼處決,以平民憤。
到時候所有人都拍手叫好,韓趙魏三家還能活過來不成?
所以,三家必須得做點什么了。
“無恤侄兒好樣的,我韓氏愿與趙氏共進(jìn)退。”
“我魏氏也愿與趙氏合作,共圖北疆!
趙簡子愣了一下。
雖然知道宴無好宴,可吃人嘴軟,拿人手短,睡人鳥又軟又短,趙簡子想拒絕,卻一句硬氣的話都說不出來。
而且,智氏過于強大,三家必然要報團(tuán)取暖,合力對抗智氏。
“不知二位打算如何經(jīng)略北疆?”
“我們韓氏機緣巧合獲取一張藏寶圖,可解狼居胥謎題!
“我們魏氏運氣更好一些,獲得兩張,可循屠龍刀蹤跡!
趙簡子無語了一下,“說了你們不信,我們趙氏一張也沒有!
韓氏:“趙兄,這就把我們當(dāng)外人了。”
魏氏:“何止是當(dāng)外人,簡直把我們當(dāng)傻子。”
趙簡子: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