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工地上也沒有什么事,工人們干活又不需要文賢貴去干,他現(xiàn)在不也在家里沒出去嗎?之所以罵石寬,只是待在這里太久,發(fā)一下牢騷而已,這回他又說:
“我姐可真能生,照這樣子下去,再生三五個出來,我可要搬家了!
“你姐生多點出來不好嗎?你搬什么家?”
石寬他們幾個人,住在牛寶豐家西邊整理出來的雜物房里,就和牛寶豐一家人共一個院門進出。石寬過來,在文賢貴肩膀上拍了一下,跨進門檻,要去屋里把東西放下。
文賢貴捧著那剩下的半碗茶泡飯,也跟著走進來。
“你家孩子這么多,再生三五個出來,過年發(fā)利是都把我發(fā)窮了,那不得搬家啊!
天氣開始轉(zhuǎn)熱了,走了一路,身上更是冒出細汗來。石寬把那些東西往自己床上一扔,又脫去外套,不和文賢貴開玩笑了,認真的說:
“奶奶不知道有什么事,叫你回去一趟,還有蓮嬸子也找你,我看你明天還是回去吧。你不是嫌我回去久了嗎?這次你回去久一點,我在這里守著!
“奶奶叫我回去?她不是最討厭我的嗎?”
文賢貴有些不以為然,把那碗剩飯放下,拿著筷子有一下沒一下地戳著。
“老人都這樣,最想念誰反而罵誰最兇。”
石寬把那煙拆了幾盒出來,就準(zhǔn)備上工地了。這么多天不來,他也想看一看干成什么樣了?
石寬說的這句話有點道理,文賢貴突然就有些觸動了,他把筷子一扔,就說:
“那我馬上回去。”
文賢貴是說走就走啊,也不用收拾東西,甩手就出門去,這把石寬都看得有點愣。
其實文賢貴在縣城租了房子,哪還需要收拾什么東西呀?去到縣城住一晚,明天直接回家就行。
即使是趕到縣城還有船開回家,那文賢貴也要在縣城住一晚,老太太想他,他也想牛琪美和冬梅啊。
到了縣城,他就迫不及待的去了學(xué)校,距離放學(xué)還早著呢。他到學(xué)校門口,和看門的男人攀談幾句,塞了些錢,那男人就把牛琪美和冬梅帶出來了。
能叫得出名字,又說出是在哪個年級哪個班的,還是兩小孩的叔叔,又得到了一些錢,哪能不帶出來呢?
“文叔叔,你又來了。”
冬梅還沒出到校門口,看到文賢貴,就奔跑出來。
文賢貴半蹲著,抓住冬梅的腋下,一下子就把人舉起來了。
“叔叔明天要回家,今天帶你們?nèi)ネ嬉幌,帶你們(nèi)ベI洋衣服,好不好?”
所謂的洋衣服,就是做好掛在洋行里賣的,又好看又時髦,比起身上自己拿布去叫裁縫縫的,那可要高級得多了。冬梅就有好幾個同學(xué)是穿那種洋衣服,她早就想要了。這會連忙招手喊后面跑來的牛琪美:
“姐姐,快點來,文叔叔帶我們?nèi)ベI洋衣服。”
“哦,我要連衣裙,天熱了,馬上就可以穿連衣裙了!
聽說要去買衣服,牛琪美也連忙加快腳步,過來抱住了文賢貴的大腿。
“對,就買那種走路會飄起來的連衣裙。”
文賢貴懷抱著冬梅,手里又牽著牛琪美,高興地往洋行走去。
洋行的那些人也真會做生意,現(xiàn)在都還沒到清明呢,就已經(jīng)把連衣裙、薄上衣這些夏裝掛起來了。
文賢貴也真大方,只要是兩個女兒喜歡的,他就掏錢買下。
這是個大主顧,洋行里的售貨員忙上忙下,十分的熱情,還對冬梅和牛琪美拍文賢貴的馬屁:
“你爹真好,給你們買這么多衣服,是安平縣最好的爹了!
“他不是我們的爹,是我們的叔叔!
牛琪美懷里已經(jīng)抱了兩套衣服,售貨員又拿來了一對圓頭的小皮鞋給她試,她卻給售貨員糾正。
文賢貴心里有著一絲酸楚,蹲下來摟住牛琪美的肩,輕聲問:
“叔叔對你們好不好?”
“好,比我爹還好!
小孩子能有什么心思呢?心里面想什么就說什么唄。
這句話啊,讓文賢貴聽了馬上動容,把旁邊的冬梅也摟過來,在兩人的臉上各親一口,說道:
“我就是你們的爹!
冬梅和牛琪美本來高高興興的,聽到這話,有點發(fā)懵,站在那里不知所措。
剛才那話是文賢貴脫口而出的,見兩個女兒愣住,趕緊又說:
“這個世界上爹對兒女是最好的,你們要是覺得我對你們好,那偷偷叫我爹也可以!
這樣的解釋,好像就有點說得通了。冬梅和牛琪美沒有回答,但都點了頭。
就在一個洋里行,文賢貴就給兩個女兒各買了三套衣服,兩雙鞋,還有發(fā)箍等等一些小玩意。走出洋行時,他兩手都掛滿了,根本無法牽兩個女兒的手。
牛琪美似乎已經(jīng)知道接下來要去哪了,仰著腦袋問:
“文叔叔,一會是不是去你家吃豬腳?我二娘是不是在那里已經(jīng)幫燉好了?”
文賢貴想都沒想就回答:
“好,吃豬腳燉老母雞,你二娘現(xiàn)在還在你家里,我們先去你娘的店,讓你娘幫回去叫你二娘來好不好?”
“好!”
有新衣服,還有好吃的,牛琪美高興得一蹦一跳的朝包圓圓的布店走去。
包圓圓在店里心神不寧的,她總感覺要有什么事發(fā)生,就看到牛琪美和冬梅手牽手進來了。她也還沒問話,姐妹倆就噼里啪啦的說起來:
“娘,文叔叔來了,帶我們?nèi)ベI了洋裝,很漂亮的!
“大娘,今晚要去文叔叔家吃豬腳,叫我娘來幫煮!
包圓圓正要回答,看到文賢貴兩手提滿了東西走進來。不用問,肯定是女兒嘴里說的洋裝。有人給女兒買衣服,當(dāng)娘的自然是要高興的,可她卻高興不起來,或者說不敢高興。
“你怎么又來了?”
“瞧你這話說的,我不該來嗎?”
文賢貴把手上的那些東西一股腦放在柜臺上,又掏出了一點錢,遞給包圓圓,再次說道:
“孩子們喜歡吃豬腳,你去買一個大一點的,再買只雞回來一起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