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清朝滅亡,民國建立之后,發(fā)生了很多千奇百怪的異事。
就比如說我接下來講的一系列某某某數(shù)典忘宗的事。
清朝末代親王的后代基本都是敗家子?
敗得都很荒唐?
這是真的嗎?
他們都愛賣祖墳墳園里的東西?
這是真的嗎?
末代鄭親王兒子干過,末代睿親王的兒子干過,末代莊親王的兒子也干過……
這是真的嗎?
接下來我的所言所述都是切合實際的真人真事。
末代克勤郡王宴森,十分喜歡過度揮霍家財,完全不考慮其后果,清王朝還在的時候,他還過得將就。但當清王朝滅亡之后,克勤郡王府也敗落了下來,原本屬于他的貴族特權(quán)一一消除了。
沒錢怎么辦?沒錢怎么辦?
殘酷的社會現(xiàn)實使得曾經(jīng)的郡王宴森把前幾代克勤郡王墓地處的樹木和磚瓦石料全賣了,最后淪為洋車夫,曾經(jīng)坐在洋車上的他反倒要拉洋車了,于是社會上戲稱他為“車王”,由此也將其祖上的墳?zāi)狗Q為“車王墳”。
末代怡親王毓麒是溥儀的侍讀,喜歡京劇但不會理財,人也豪爽,跟朋友出去吃飯經(jīng)常是他買單,自行車騎出去丟了就丟了,也無所謂,再買一輛就是。民國后,在戲班以跑龍?zhí)、管服裝、管道具為生,1948年病死了。能當洋車夫和管道具慘是慘點,但也算自強不息,多數(shù)親王的后代除了揮霍,連這點本事都沒有。
末代鄭親王昭煦把鄭親王府賣給中國大學(xué)后,也開始賣祖墳上的樹木。1927年,昭煦又將祖墳上馱龍碑和磚瓦石片賣給了張學(xué)良,1931年,有人盜鄭親王祖墳被抓,一審,賊竟然是昭煦的兒子。自家娃刨自家祖墳,你說該咋處理?
末代睿親王魁斌死后,他的兒子中銓和中銘開始瘋狂揮霍他留下來的那點祖業(yè),哥倆兒花巨款修建新房,每個房間都安上電話,又添了西餐廚房,出門坐汽車。1919年,兄弟二人賣掉了西郊別墅,拿著兩萬元錢,帶著妓女到天津去玩。才兩天的工夫,錢全花完了。
1924年,哥倆兒把王府中的500多間房屋典當出去后借了10萬元,花完了干脆把祖墳?zāi)箞@的建筑和樹木全都賣了。第二年法院把睿親王府的房屋查封了。本來這些房屋能賣幾十萬元,但膽小的花花公子中銓聽說法院查封了家產(chǎn),以為一貼封條,房子里東西全歸別人了,于是匆忙將汽車、馬車等物品都送給司機、車夫作為工錢。把祖墳的1000多畝賣給了看墳人,然后賣衣服、首飾。1931年,實在沒錢的中銓去盜祖墳,被判7年徒刑,最后死在了監(jiān)獄中。
末代莊親王載功的兒子溥緒把王府賣給了軍閥李純兄弟。溥緒算是有出息的,后來改姓莊,名清逸,號清逸居士。溥緒酷愛京劇藝術(shù),編寫了許多優(yōu)秀的京劇劇本。但晚年還是“隨大流”干了賣祖墳樹木換錢的事。溥緒的晚年生活凄涼,靠梨園行的藝人們接濟度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