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(zhàn)機出現(xiàn)
許攸冷笑道:“審配所言,只會誤主!
審配大怒,瞪向許攸。
許攸朝袁紹抱拳道:“主公,羅昂乃世之梟雄,其麾下軍隊皆是虎狼之輩。對付這等敵人,必須傾盡全力,豈可存絲毫僥幸心理?我軍糧草輜重、兵甲軍械都還未齊備,此時貿(mào)然進攻,必然將羅昂的注意力轉(zhuǎn)移過來。到那時,鮮卑人和烏桓人的壓力解除了,卻輪到我們與羅昂交戰(zhàn)了。這對我軍來說,是相當不利的,而且也違背了先前制定的策略。如此自亂陣腳的行為,智者不為也。主公乃是明主,還請主公明鑒!
袁紹覺得許攸說得很有道理,便斥責審配:“爾不要胡亂獻策!”審配聞言,大感郁悶。
羅昂大軍聚集在臨河,沒有向受降城發(fā)動進攻。
此時,受降城的鮮卑人和烏桓人正嚴密關(guān)注著羅昂大軍的一舉一動。
中午時分,軻比能與烏桓大王正在大帳內(nèi)議事。
這時,一名風塵仆仆的斥候跑了進來,朝軻比能和烏桓大王稟報道:“兩位大王,臨河城那邊有動靜了!”
軻比能和烏桓大王聞言,神情一動。
烏桓大王急聲問道:“可是漢軍進軍了?”
那名斥候搖了搖頭,道:“沒有進軍,而是臨河的漢人百姓和匈奴百姓正在向南邊撤退,現(xiàn)在,南岸的官道上擠滿了人。不僅如此,裝滿各種物資的大車將官道堵得水泄不通!
軻比能和烏桓大王聞言,都露出一副困惑不解的模樣。
烏桓大王皺眉道:“這就怪了。羅昂即將發(fā)動進攻,為何要撤走城中的百姓和物資?”
軻比能思忖道:“或許羅昂是要撤退,而是進攻。”
烏桓大王道:“有可能。根據(jù)之前的情況顯示,羅昂的糧草軍械都出現(xiàn)了問題。如果他后方的糧草軍械供應不上來,除了放棄臨河,就沒有其他的辦法!
軻比能點了點頭,道:“這可真是天神庇佑!敵軍匆忙撤退,必然軍心動搖。如果我軍現(xiàn)在追擊,定可大獲全勝!
烏桓大王道:“話雖如此,但羅昂十分狡詐,定然會留下一部分后衛(wèi)部隊伏擊我軍。就這樣追擊,不僅無法得手,反而會損失不少兵馬!
晚上。
這時,又有一名斥候跑了進來,朝軻比能和烏桓大王稟報道:“兩位大王,臨河中的漢軍撤走了!”
烏桓大王和軻比能聞言,驚訝道:“撤走了?”
那名斥候點了點頭,道:“是的。臨河中的漢軍分成數(shù)隊,接連撤出了臨河城,F(xiàn)在,他們已經(jīng)往東南邊退走了!
烏桓大王興奮道:“這真是天神賜予的絕佳機會!
軻比能道:“羅昂帶著十幾萬百姓,必然走不快。我們集結(jié)全軍,即刻渡河,從后面攻擊他們,定將他們打得措手不及!
烏桓大王道:“就這么辦。那臨河城怎么辦?不管嗎?”
軻比能道:“羅昂已經(jīng)撤走,臨河已經(jīng)變成一座孤城,不必急于占領(lǐng)。我們還是集中全部兵力,先消滅羅昂主力,生擒羅昂再說。”烏桓大王點了點頭。
不久,鮮卑人和烏桓人急促的號角聲回蕩在了陰山的山腳下。
只見烏桓軍隊和鮮卑軍隊迅速集結(jié)起來,然后跟在漢軍身后,準備偷襲漢軍。
廣平郡與魏郡的交界處。
這時,一支大軍正在夜幕的掩護下,渡過滏水,朝魏郡方向進軍。
滏河,黃河支流汾河的支流,發(fā)源于翼城縣里砦鄉(xiāng)馬尾山,從縣內(nèi)南韓村入境與溫泉水合流,舊稱合水,然后從王村、焦莊、三張、吉許、郇村、閻家河、灃潤溝、靳莊溝、新建、北辛村、鄭村等地流過,并注入汾河。境內(nèi)流程18.5公里,流域面積199.5平方公里,河床縱坡8%。1966年,滏河水庫建成后,成為季節(jié)性河流。
關(guān)羽看著手下軍隊行進,大聲道:“再加快一些。我們要在三日之內(nèi),向鄴縣發(fā)起進攻!
原來,關(guān)羽接到了羅昂的命令,讓他率領(lǐng)八萬兵馬,去突襲魏郡。
關(guān)羽在出發(fā)前,就將鄴縣做為突襲魏郡的第一目標。
鄴縣,古縣名,歷史上先后屬于魏郡、鄴郡、相州。1954年,鄴縣合并到安陽縣之后,隸屬于安陽縣的白璧鎮(zhèn),現(xiàn)區(qū)劃為河南省安陽市管轄。
戰(zhàn)國時期,魏國設(shè)置鄴縣。
西晉時期,鄴縣屬司州魏郡,鄴城仍為郡治。
建興二年,為了避晉愍帝司馬鄴之名諱,將鄴改稱臨漳縣,一直到335年復舊。
東魏天平初年,孝靜帝將蕩陰、安陽劃入鄴縣。
北宋熙寧六年,宋神宗廢鄴縣為鄴鎮(zhèn),鄴縣地并入臨漳縣。
臨漳縣境內(nèi)鄴城遺址上仍有以鄴鎮(zhèn)為名的村鎮(zhèn)存在,這是鄴城經(jīng)歷千百年后留下的以鄴為名的地名。
三天后,一座背靠河流,規(guī)模宏大的城池出現(xiàn)在了關(guān)羽等人的視野之中。
副將朝關(guān)羽抱拳道:“將軍,前面那便是鄴縣了!
關(guān)羽道:“按計劃行事!
周倉和關(guān)平應諾一聲,然后就下去了。
朔方郡。
十幾萬漢人百姓和匈奴百姓撤出臨河城之后,懷著惶恐不安的心情,一路向南行進。
不久,所有人的心情平復了下來。
這時,一名士兵騎著戰(zhàn)馬,從前方飛馳而來:“主公有令,所有人轉(zhuǎn)向五原!”五原,位于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西部,巴彥淖爾市南部,介于北緯40°46′—41°16′,東經(jīng)107°35′—108°37′之間。
五原地處河套平原腹地,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,總面積2503平方千米。
五原意為五個較大的原所,即龍游原、乞地千原、青領(lǐng)原、可嵐貞原、橫槽原。
民國元年,五原廳改為五原縣,但到了民國十八年,五原縣改隸綏遠省。
1958年4月2日,河套行政區(qū)撤銷,五原縣劃歸巴彥淖爾盟管轄。
負責帶領(lǐng)百姓的陳到、劉陽立刻令麾下軍隊,領(lǐng)著十幾萬百姓,向五原進發(fā)。
劉陽來到陳到身邊,抱拳道:“將軍,主公令我們前往五原,究竟是何用意?”
陳到搖了搖頭,道:“主公想法,我怎么知道。主公有命令下來,我們遵令行事就是,何必想那么多!
另一邊,鮮卑人、烏桓人正在朝羅昂大軍趕去。
這時,斥候騎著快馬,來到了烏桓大王和軻比能的面前,然后向烏桓大王和軻比能抱拳道:“兩位大王,漢軍向五原進發(fā)了!
軻比能和烏桓大王聞言,相互看了一眼。
烏桓大王問道:“我們現(xiàn)在該怎么辦?”
軻比能道:“為今之計,只能到五原附近的五原大峽谷休整了!
烏桓大王道:“也只能如此了!
說著,他看向身邊的親兵,道:“傳令下去,讓大軍到五原大峽谷休整。”
那名親兵應諾一聲,然后下去了。
緊接著,烏桓大王和軻比能騎著戰(zhàn)馬,向五原大峽谷走去了。五原大峽谷位于五原市區(qū)東南面約70公里處,是一個擁有著壯觀峽谷和奇特地貌的自然保護區(qū)。這里有著獨特的自然風光,如壯觀的峽谷、奇特的地貌、清澈的溪流、野生動物和植物。
不久,太陽落下了西方的天際線,大地變得昏黃起來。
當太陽完全落下去后,黑夜取代了白晝,星月則取代了太陽。
五原大峽谷。
烏桓大王和軻比能帶著大軍,來到了五原大峽谷。
然后,烏桓大軍和鮮卑大軍進入了夢鄉(xiāng)。
軻比能和烏桓大王并沒有休息,而是聚在一起,商議著接下來進攻的具體方略。
烏桓大王道:“五原位于兩座大沙漠之間,是羅昂南撤的必經(jīng)之路。他帶著十幾萬的百姓,到了這里必然會停下來休整。我認為,我們可以等到他們休息下來后,再發(fā)動全面進攻!
軻比能點了點頭,道:“我們就這么辦。我們先在此隱蔽,以防被敵軍斥候察覺。等敵軍來到,我們再采取行動不遲!
鄴縣。
夜晚的鄴縣十分平靜,就連守在城門樓上的袁紹軍都有些懶散。
這時,守衛(wèi)東城門的袁紹軍看見一支軍隊從城外開來。
一名哨兵嘀咕道:“這是誰的軍隊?怎么會跑到咱們鄴縣來?”
旁邊的哨兵沒好氣地說道:“你可真是少見多怪。各地軍隊調(diào)動頻繁,這有什么好稀奇的?看他們來的方向,應該是從青州來的!
話音剛落。
這時,城外的軍隊已經(jīng)來到了城門下。城門上的哨兵定睛看去,看見他們打的旗號是青州。
這時,一名將軍來到城下,揚聲喊道:“我們奉主公之命,來助防鄴城,快快打開城門!
城門校尉聞言,立刻令人打開城門。
不久,城門被打開了。
外面的軍隊見狀,便開進城中。
段沖接到消息,嘀咕道:“我并未接到這個命令?”
旁邊的副將微笑道:“往來公文有所延誤,那也是常見的事情!
段沖點了點頭,然后站起身,朝門外走去。
按照一般禮節(jié),有軍隊前來助防,他是應該前去迎接的。
他領(lǐng)著部下,來到治所大門外,然后向東邊看去。不一會兒,一支規(guī)模不小的軍隊緩緩開來。
段沖朝那名大將抱拳道:“將軍辛苦了。不知將軍是何人的部下?”
那名大將道:“我乃關(guān)羽部下——周倉!”
段沖聞言,驚訝道:“周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