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三十九章 內(nèi)部危機
城門口群情激憤,許多人開始推搡守城的官兵。
這時,張既在華雄、徐晃的擁護下,來到了城門口。
張既,字德容,馮翊高陵人,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臣。
張既被郡里舉為孝廉,但沒有前往京城為官。
河東之戰(zhàn)時,張既勸說馬騰,參與討伐高干、張晟的叛亂。
張既聯(lián)合夏侯淵,平宋建,定臨洮,取狄道,安郡民,遷徙氐人。
張魯投降后,張既建議曹操遷徙漢中百姓,輔助曹洪,擊敗吳蘭。
魏國建立后,張既被封為尚書。
黃初二年,張既被封為雍州刺史,平定諸胡叛亂。后來,他被封為涼州刺史,領(lǐng)西鄉(xiāng)侯。
黃初四年,張既去世。
魏明帝即位后,追謚張既為肅侯,其子張緝被封為關(guān)內(nèi)侯。
獨孤及是這么評價張既的:魏晉以賈詡之籌策、賈逵之忠壯、張既之政能、程昱之智勇、顧雍之密重、王渾之器量、劉惔之鑒裁、庾翼之志略,彼八君子者。
徐晃舉起大斧,厲聲吼道:“城門重地,禁止喧嘩!”
百姓們聞言,立刻鴉雀無聲。
華雄道:“戰(zhàn)爭期間,沖撞城門。你們可知道,你們犯了死罪?”眾人聞言,露出惶恐的神情。
一名年輕漢子高聲道:“我們只是想活命,怎么犯了死罪?將軍,我們只是不想死在這里,這難道有錯嗎?”
百姓們聞言,立刻叫喊起來。
華雄指著那個人,喝道:“來啊,把那個妖言惑眾的家伙抓起來!”
幾名士兵聞言,立刻走上前。
那名漢子向后躲閃,同時高聲喊道:“官軍要殺人啦!官軍要殺人啦!大家快跑啊!”
這時,士兵在人群中逮住了那個年輕人,然后將他拖拽出來,并摁在華雄面前。
百姓們見狀,全都不敢說話。
華雄指著被押在面前的那個年輕人,揚聲道:“此人妖言惑眾,擾亂軍心,按軍法,應(yīng)當處斬!”年輕人聞言,驚訝道:“你、你、你不能殺我!我、我、我……”
華雄喝道:“拉下去,斬了!
這時,張既走上前,按住了華雄,然后看向百姓,道:“大家的心情,我很明白。不過,你們不用擔心。曹軍不可能攻破繁陽!
百姓們都沒有說話,但看他們的樣子,明顯不相信張既的話。
張既道:“曹軍麾下多有騎兵,我就算放你們出城,一旦遭到曹軍騎兵追擊,試問一下,你們還有活路嗎?”
百姓們聞言,這才想起這個問題。
田豐繼續(xù)說道:“主公向來以仁愛對待治下百姓。如果大家要出城,我也不會攔著你們。不過,你們要想好了,一旦你們在城外遭到曹軍追殺,想要再逃入城內(nèi),我是不能給你們打開城門的,因為城中還有幾十萬軍民。我不能冒著搭上這幾十萬人的姓名,打開城門,放你們進來。”
百姓們聞言,不知該怎么辦。
張既揚聲道:“現(xiàn)在,還想出城的留下來,改變主意的,就回到自己的家中。城門乃是軍事重地,不宜逗留,你們快快決定!
百姓們聞言,露出一副猶豫不決的模樣。
這時,一部分百姓轉(zhuǎn)過身,返回了城中。
其他人見狀,也紛紛返回城中。
張既走到年輕人面前。
年輕人求饒道:“大人饒命,大人饒命!小人只是一時糊涂,還請大人饒命!”
張既道:“正如華雄將軍所言,你所作所為,乃是死罪。”
年輕人聞言,不禁面色蒼白,渾身顫抖。
張既接著說道:“如今還是戰(zhàn)時,沒有工夫?qū)徖砟。待?zhàn)后審判,才能定你之罪,F(xiàn)在,我將你押大牢。帶下去!”
兩名士兵聞言,立刻將他拖了下去。
華雄罵道:“真是刁民!
張既搖了搖頭,道:“因為恐懼,他們的行為倒也無可厚非!
徐晃道:“軍師所言極是!
張既感慨道:“曹操用兵,果然非同一般,但好在城中的百姓,并未被他煽動起來,不然的話,后果不堪設(shè)想。”
這時,三個方向不斷傳來巨大的聲響。
張既看向徐晃,道:“徐晃將軍,你立刻趕回東城門。曹軍此刻的攻勢,想必更加猛烈。”
徐晃應(yīng)諾一聲,然后催動戰(zhàn)馬,率領(lǐng)手下官兵,朝東城門那邊趕去。
張既看向華雄,道:“華雄將軍,你立刻趕回北城門。曹軍此刻的攻勢,想必更加猛烈。”華雄應(yīng)諾一聲,然后催動戰(zhàn)馬,率領(lǐng)手下官兵,朝北城門那邊趕去。
張既登上旁邊的西城門樓,朝城外望去。
這時,一支曹軍從樹林中開出,朝南邊行進。
張既長舒一口氣,道:“真是千鈞一發(fā)啊!如果放百姓出城,曹軍必會猛攻。到那時,繁陽就會失落!
曹操接到報告,得知自己的計劃沒能成功,便加強了東、南、北三面攻勢,試圖擊破對手,攻占繁陽。
三面強攻,其中最猛烈的,要數(shù)曹操坐鎮(zhèn)的東城門。
雙方射出的箭矢在空中亂飛,一群接著一群的曹軍涌上城頭。
此時,攻城車不停地沖撞城門。
沖上城頭的曹軍拼命攻殺,試圖打開缺口,但羅昂軍奮力抵抗,寸步不讓。
城頭上刀光劍影,血雨橫飛,不斷有人墜落城頭。
城頭上的尸體越積越多,飛揚的鮮血把城墻染成了紅色。
王基躍上城頭,然后猛揮大刀,將面前的羅昂軍殺倒一片。
王基,字伯輿,東萊郡曲城縣人,三國時期曹魏將領(lǐng)。
王基文武兼?zhèn),才德過人。
黃初年間,王基被封為郎中、青州別駕,領(lǐng)秘書郎,后得到司馬懿的推薦,擔任中書侍郎。
正始年間,王基被封為從事中郎,并出任安豐太守、河南尹。
嘉平二年,王基被封為尚書,領(lǐng)荊州刺史,后跟隨王昶,在夷陵大敗孫吳,賜爵關(guān)內(nèi)侯。正元二年和甘露二年,王基參與淮南三叛,并出謀劃策,頗有功勛。他善于軍事,先后都督豫州、揚州、荊州軍事。
甘露三年,王基被封為東武侯。
景元二年,王基去世,享年七十二歲。他謚號為景,獲贈司空。
盧弼是這么評價他的:伯輿學有師承,駁王申鄭,決不阿附,時堅具征卓識。承祚目為堅白,允稱定平。其用兵策略,老謀深算,尤不可及。至母死奪情,非關(guān)本志,不忘叔父拊育之總,豈背慈母劬勞之恩?詔秘兇問,無可如何,合葬洛陽,追贈亡父,亦所以慰人子之心。
王基大喝一聲,然后殺入羅昂軍中。
曹軍士氣大振。
他們跟隨王基,殺入羅昂軍中。
徐晃見狀,立刻率領(lǐng)預備隊,截住了正在兇猛攻殺的曹軍。雙方大戰(zhàn)起來。
徐晃對上王基,展開了一場龍爭虎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