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3章
周爸這時候也站在周媽一邊,“浩子,你小姨現(xiàn)在確實比以前強多了!
周浩略一猶豫,嘆了口氣。
他確實很看不慣小姨,快四十歲的人了,心態(tài)一點都不穩(wěn),賺點錢就飄,平時對老爸說話尖酸刻薄,和大舅一唱一和就更氣人了。
不過怎么說小姨也是老媽親妹妹,從心里上,周浩不贊成任人唯親,但爸媽的生意,賺錢是次要的,讓他們滿足,證明他們有價值才最重要。
他們有賺錢需求、有被人認可的需求,這就邁出成功地第一步了,自己賺錢了他們沒沾沾自喜,也沒反過頭諷刺他人,反而想幫助落后的親戚,這就證明他們有被親人依靠的需求。
既然這樣,那就隨他們吧,用小姨也不是不行,只要她踏實做事,別自家店里搗亂就行,那樣爸媽的成就感也會多幾分。
于是周浩認真的與父母約法三章:“用小姨也行,但有幾點,首先,小姨的脾氣要改,尤其是在管理團隊上,決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態(tài)度,和諷刺挖苦的方式;其次,她必須認真參加培訓,切實做到店長的職責;最后,小姨如果能力不夠,或者心態(tài)不正,一定要及時把她換掉!”
周媽毫不猶豫地答應了,她雖然想幫妹妹,但做這么多年會計,明白孰輕孰重。
周爸就更沒意見了,干得好留下皆大歡喜,干不好也不能用一家店陪她胡鬧,畢竟也是幾十萬的投資。
周浩又問:“店鋪地選好了嗎?”
“選好了。”周媽說:“跟咱們店隔了不到一百米,有一個一百二十平米的門面往外租!
周浩笑了笑:“行,價格合適就租下來吧,不過合同細節(jié)得訂好,最好按咱們現(xiàn)在這家店的合同來走,租金貴一點也沒關系!
周浩沒想到老媽的效率很高,當天下午就把店租下來。
周媽說,因為自家已經(jīng)開了一家以純專賣店,對森馬來說屬于優(yōu)質加盟商,還免去審核,所以籌備時間不長,節(jié)后簽了合同,就可以馬上裝修,月底估計就能營業(yè)。
一家三口在加盟森馬上達成了共識,周爸似乎有點欲言又止,周浩留意了老爸的表現(xiàn),他好像有什么話想說,但一直忍到中午吃飯也沒有開口。
中午,周爸拿出一瓶瀘州老窖,給自己倒了一杯,又給周浩倒了一杯。
周媽從上午就開始準備午飯,兒子回家的第一頓飯,她格外上心,一家三口吃飯,她硬做了六菜一湯,還有兩個涼菜,專門讓周浩陪老爸喝點。
當家里的物質生活與心態(tài)都蒸蒸日上時,這種滿足感讓人格外充實,就連平平常常的在家吃頓飯,都比往年過年還舒心。
飯桌上,周媽一個勁給周浩夾菜,周浩也敞開肚皮,邊吃邊喝,好不痛快。
周爸二兩酒下肚,臉上多了幾分紅潤,忽然開口:“我想跟你們商量個事兒!
周媽一直在做飯,沒看出周爸的糾結,周浩卻看在眼里,“老爸你有事就直接說,你是一家之主,有些事不用跟我們商量,自己就能做主!
周爸尷尬一笑,說出自己心里憋了很久的事。
周浩爺爺奶奶一直跟著周浩叔叔生活,周浩叔叔周景平就是個農(nóng)民,農(nóng)閑還要出去打工,家里條件一般,而且還有一個堂弟、一個堂妹,堂妹大一些,今年十七歲,輟學后在鎮(zhèn)上務工,堂弟十六歲,還在技校上學,家里負擔比較重。
周浩家沒開店之前,周爸每月會給叔叔一筆贍養(yǎng)費,雖然不多,但夠二老生活,家里開店后,周爸專門回去給叔叔拿了兩萬塊錢,但叔叔說什么也不要,周爸知道自己弟弟性子,就想著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,準備出點錢,在老家鎮(zhèn)上開個批發(fā)部。
周爸說,鎮(zhèn)上批發(fā)部的生意還不錯,房租也便宜,如果開起來,就讓叔叔和堂妹一起打理,堂妹在鎮(zhèn)上給人家打工,一個月只能賺三百塊錢,還不如給他們家里弄點事做。
周浩聽完倒沒有意見,只是問:“我叔性子那么倔,你出錢給他開個店,他能接受嗎?”